焦化苯類產品主要是用于精細化工中間體和有機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產品種類主要包括從焦爐煤氣中回收的粗苯和輕苯經加氫、精餾所得的焦化苯、焦化甲苯及中間產品。由于此類產品基本都是采用煉焦副產品粗輕苯作為原料,所以無論是原料還是中間品或者終產品,全硫多少存在于噻吩、噻吩類衍生物、二硫化碳等含硫的雜質中,而焦化苯類產品中全硫含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下游用戶的生產,因此苯類產品檢測時,全硫指標是其重要的檢測項目之一。
目前,焦化苯類產品檢測全硫含量依據的國家標準為GB/T 8039—2009《焦化苯類產品全硫含量的還原分光光度測定方法》,該標準采用是分光光度計法。但是像所有的標齡老化問題一樣,該檢測方法做樣繁瑣,人為影響因素較多,而且硫含量檢測范圍只能在 0.1mg/kg~30 mg/kg。我們都知道antek紫外燈標準一定要具有時效性,能夠客觀反映當下的技術水平。
而分光光度計法可能在當時是較為先進的檢測技術,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更為先進的紫外熒光法卻被發現在檢測全硫含量時,操作簡單、分析時間更短,準確率較高,而且它對全硫含量的檢測分析范圍能夠達到0.1mg/kg~100 mg/kg。
關于紫外熒光法檢測焦化苯類產品中的全硫含量參考標準很少,小編發現,目前也就行業標準 YB/T 5022 《粗苯》附錄 B 中,有對粗苯的硫含量測定使用紫外熒光法測定,但測定范圍在 1000mg/kg~10000 mg/kg。
不過這里,我們完全可以參考美標ASTM D 5453 《紫外熒光法測定輕質碳氫油、燃料油、柴油、機油中總硫含量》中測定全硫指標的方法,大體原理就是利用樣品在燃燒爐中燃燒,生成氣體中的二氧化硫受到紫外線的激發,二氧化硫分子發射出熒光,返回基態,熒光由光放大器記錄,因為熒光正比于二氧化硫的濃度,由此得出全硫含量。